在喝葡萄酒的時候,很多小伙伴們會問,為什么這款紅葡萄酒顏色這么淺那一款卻那么深呢?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?葡萄酒的深淺又與哪些因素有關?
與葡萄品種有關
葡萄酒的顏色主要由葡萄皮決定,葡萄皮里含有一種色素分子——花青素,當葡萄皮多肉少時,葡萄皮顏色就顯得特別重,呈現深紫色。而有的葡萄品種相對而言顏色會較淺,呈現寶石紅色。
與葡萄的成熟度有關
另一方面就是葡萄的成熟度。葡萄漿果從坐果開始至完全成熟,需經歷幼果期、轉色期、成熟期、過熟期等四個階段。成熟期時,葡萄達到品種固有大小和色澤,含酸量迅速降低,含糖量上升,這一時期持續約35—50天,也只有在這一時期末葡萄才能充分成熟。對于釀造紅葡萄酒應在葡萄完全成熟,即色素物質含量最高但酸度不過低時采收。
普遍而言,葡萄的成熟度越高,其糖分也越高,葡萄皮的顏色就越深。尤其是長期受日照的葡萄,葡萄皮會更顯深黑,由此釀成的葡萄酒除了酒精度高外,酒色也會特別深。
與釀造工藝有關
葡萄酒的顏色,主要來自釀造時的浸漬過程。浸漬,就是在釀造時將果皮甚至葡萄梗浸在葡萄汁里,以便萃取果皮中的色素與單寧物質。當浸皮時間越長,從葡萄皮中萃取出的單寧和色素就越多,所釀出的葡萄酒中單寧帶來的收斂感也越強勁,陳年潛力就更佳。
當然,在生產發酵過程中,溫度對葡萄酒的顏色也有影響。發酵溫度升高,干紅葡萄酒的顏色就會變淺。
與是否陳年有關
隨年月流逝,葡萄酒的顏色會發生變化。干紅葡萄酒的單寧會隨著陳年的氧化過程而變得越來越柔和,猶如放置久的蘋果遭受氧化一般,許多干紅葡萄在陳年后,紅色素會日漸減少,由深紅色蛻變成深褐色和橘棕色,時至老年期就只剩下淡淡的磚紅色。而白葡萄酒陳年之后顏色會加深,逐漸變成深金色,最后變成棕褐色。
了解過影響葡萄酒顏色的因素后,便可知為什么在品鑒葡萄酒時要觀色了,因為觀察葡萄酒的顏色,就可以初步判斷到葡萄酒的品種、年份狀態等。但這不能作為評判酒款質量的絕對標準,還要細細品味過其中滋味,才可知其品質。